关于印发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
豫教体卫艺〔2017〕41号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体育局
关于印发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体育局,各高等学校,厅属各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加快我省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省体育局联合制定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体育局
2017年5月2日
附件
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体育局,各高等学校,厅属各学校:
强化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学校体育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不断出台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学校体育,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学校体育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总体上看,学校体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对学校体育重要性认识不足、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不能保证、体育教师短缺、场地设施缺乏等问题依然突出,学校体育评价机制亟待建立,社会力量支持学校体育不够,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明显短板。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保证课程时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强化课外练习和科学锻炼指导,调动家庭、社区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坚持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遵循教育和体育规律,以兴趣为引导,注重因材施教和快乐参与,重视运动技能培养,逐步提高运动水平,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基础。
坚持群体活动与运动竞赛相协调。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活动,有序开展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积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大力营造校园体育文化,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养。
坚持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强化政府责任,统一基本标准,因地因校制宜,积极稳妥推进,鼓励依据民族特色和地方传统,大胆探索创新,不断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
(三)工作目标。到2020年,学校体育办学条件总体达到国家标准,体育课时和锻炼时间切实保证,教学、训练与竞赛体系基本完备,体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基本养成,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规则意识、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显著增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体系健全、制度完善、充满活力、注重实效的中国特色学校体育发展格局。
二、推进课程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四)完善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线,构建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体系。各地中小学校要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上好体育课,体育课时标准为: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教育(含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每周2课时;普通高等学校1—2年级每周为2课时。为普通高等学校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以多样化内容吸引学生积极选修体育课。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有条件的地方可为中小学增加体育课时。为保证教学质量,原则上体育课人数为: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中学每班不超过50人;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每班不超过35人。目前尚不能达到上述要求者,要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达到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培养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和体能素质,为高中阶段的专项学习奠定基础;普通高中要按照《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学生运动兴趣选项分班教学原则积极实行,使学生熟练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中等职业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按要求组织实施体育教学,切实提高学生体育素养;高等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开设不少于15门的体育项目,帮助学生形成运动专长。大力推动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积极推进田径、游泳、体操等基础项目及其他特色项目,广泛开展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优势项目。进一步挖掘整理民族民间体育,充实和丰富体育课程内容。
(五)强化课外锻炼。健全学生体育锻炼制度,学校要将学生在校内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列入作息时间安排,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根据学校实际,采取每天两个大课间体育活动、无体育课当天安排活动课以及每天一次活动课等不同模式,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到实处。组织开展全省中小学“最美大课间”评选展示活动,不断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认真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与数据上报工作。幼儿园要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制度。高等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成立不少于20个的学生体育社团,建立一年级新生出早操制度,引导其他年级学生积极参加早操。职业学校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要注意安排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全民健身运动,中小学校要合理安排家庭“体育作业”,家长要支持学生参加社会体育活动,社区要为学生体育活动创造便利条件,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区联动,共同指导学生体育锻炼的机制。定期开展阳光体育系列活动和“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坚持每年开展学生冬季长跑等群体性活动,形成覆盖校内外的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体系。
(六)促进质量提升。体育教学要加强健康知识教育,注重运动技能学习,科学安排运动负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关注学生体育能力和体质水平差异,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扎实基础。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加强组织管理,丰富活动内容,增强锻炼效果,探索课内课外相结合的一体化发展路径,逐步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发展局面。研究推广适合不同类型残疾学生的体育教学资源,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和对残疾学生的体育教学质量,保证每个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创新体育教学与课外锻炼资源,不断增强体育活动吸引力。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的育人功能,以兴趣特长为导向,鼓励学生参加团体性、对抗性体育运动项目,注重学生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精神、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促进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立学校体育科研机构,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提高学校体育科学化水平。
三、规范体育竞赛,完善训练和竞赛体系
(七)开展课余训练。学校应通过组建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和兴趣小组等形式,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成才路径,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奠定基础。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运动训练规律,科学安排训练计划,妥善处理好文化课学习和训练的关系,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打好专项运动能力基础,不断提高课余运动训练水平。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
(八)完善竞赛体系。建设常态化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在广泛开展班级、年级体育比赛的基础上,学校每年举办春、秋季两次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竞赛,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制定学校体育课余训练与竞赛管理办法,完善和规范学生体育竞赛体制,构建校、县、市、省四级竞赛体系。各地要在整合赛事资源的基础上,系统设计并构建相互衔接的学生体育竞赛体系,积极组织开展区域内竞赛活动,定期举办综合性学生运动会。推动开展跨区域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全省每年举办十项左右大学生单项体育竞赛;五项左右中学生单项体育竞赛,每两年举办一届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各市、县(区)积极举办区域内中小学生体育竞赛活动。有关部门要为在正式比赛中达到运动员等级标准的学生办理相应的运动员等级证书。完善竞赛选拔机制,畅通学生运动员进入各级专业运动队、代表队的渠道。
四、增强基础能力,提升学校体育保障水平
(九)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增强广大体育教师特别是乡村体育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坚定长期致力于体育教育事业的理想与信心。小学根据每周16—18学时教学工作量配备1名体育教师,中学根据每周12—14学时教学工作量配备1名体育教师,普通高等学校根据每周10—12学时教学工作量配备1名体育教师。各地要利用现有政策和渠道,按标准配齐体育教师和体育教研人员,省辖市基础教育教研机构要配备专职体育教研员。办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合格体育教师。鼓励优秀教练员、退役运动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有体育特长的志愿人员兼任体育教师。实施体育教师全员培训,规划实施省级体育名师培养工程,着力培养一大批体育骨干教师和体育名师等领军人才。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培训,为乡村小学兼职体育教师编写专用教材,举办专门培训。落实有关政策措施,提高农村教师生活待遇。鼓励城镇学校体育教师到乡村学校轮岗交流。关注特殊教育对象,提升特殊教育体育教师水平。科学合理确定体育教师工作量,把组织开展课外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课余训练、比赛等纳入教学工作量。保障体育教师在职称(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晋级晋升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进一步完善符合体育学科特点的体育教师工作考核和职称(职务)评聘办法。
(十)推进体育设施建设。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相应的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配建体育场馆等体育设施。各地各部门要把学校体育设施列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保基本、兜底线为原则,建设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配好体育器材。根据学校体育工作实际需要,为体育教师配备必要的教学装备,修订河南省体育教师运动服装配置标准。进一步完善制度,积极推动公共体育场馆设施为学校体育提供服务,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推动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课后和节假日对本校师生和公众有序开放,充分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户外营地等资源开展体育活动。
(十一)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大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力度,在安排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本级财力时要对学校体育给予倾斜。各级教育部门要根据需求将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学校要保障体育工作的经费需求。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统筹体育彩票公益金等各类财政资金,支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各级各类体校和学校体育设施条件改善。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发展学校体育,多渠道增加学校体育投入。
(十二)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健全学校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范机制,保障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学生的伤害应急处置和救护能力。加强校长、教师及有关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学校体育从业人员运动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学校应当根据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管理,定期开展检查,有安全风险的应当设立安全提示。完善校方责任险,探索建立涵盖体育意外伤害的学生综合保险机制。鼓励各地政府试点推行学生体育安全事故第三方调解办法。
(十三)整合各方资源支持学校体育。完善政策措施,采取政府购买体育服务等方式,逐步建立社会力量支持学校体育发展的长效机制,引导技术、人才等资源服务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等活动。鼓励专业运动队、职业体育俱乐部定期组织教练员、运动员深入学校指导开展有关体育活动。支持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企业等开展广泛合作,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加深同港澳台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合作。加强学校体育国际交流。
五、加强评价监测,促进学校体育健康发展
(十四)完善考试评价办法。构建课内外相结合、各学段相衔接的学校体育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和规范体育运动项目考核和学业水平考试,发挥体育考试的导向作用。体育课程考核要突出过程管理,从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健康知识、运动技能、体质健康、课外锻炼、参与活动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中小学要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等级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中考成绩中的分量,把体育科目纳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学校体育测试要充分考虑残疾学生的特殊情况,体现人文关怀。
(十五)加强体育教学质量监测。明确体育课程学业质量要求,促进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建立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情况监测制度,定期开展体育课程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档案,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将其实施情况作为构建学校体育评价机制的重要基础,确保测试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学生《标准》成绩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三好学生、奖学金评选。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肄业处理。鼓励各地运用现代化手段对体育课质量进行监测、监控或对开展情况进行公示。
六、组织实施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统筹协调,落实管理责任,并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切实抓紧抓好。建立各级青少年体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省级有关部门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中的责任,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好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各项任务。
(十七)强化考核激励。各地要把学校体育工作列入政府政绩考核指标、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负责人业绩考核评价指标。对成绩突出的单位、部门、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加强学校体育督导检查,建立科学的专项督查、抽查、公告制度和行政问责机制。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中实行“一票否决”。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开展学校体育专项检查,建立约谈有关主管负责人的机制。
(十八)营造良好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及网络等手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新闻宣传力度,总结交流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传播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健康观,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学校体育的良好氛围。